近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东源乡桥头村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投身我国航空事业数十载、已迈入耄耋之年的乡贤何建云、刘炳芝夫妇相互牵扶看着回到阔别60年之久的家乡,拿出省吃俭用一辈子积攒下来的60万元慷慨捐资助学,感动十里八乡。
寒门男儿当自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何建云于1940年出生桥头村,父亲何礼澄是位乡村教师。何建云家中还有兄弟姐妹好几个,而当时的桥头村又是个极度贫困的小村庄,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是何建云人生第一个决定性因素,虽然家境贫寒,但童年时候的他决心囊萤映雪,刻苦好学。脚下没鞋穿,他就打赤脚上学,念完小学、初中、高中,勤工俭学,任何困难都压不垮他。
何建云,1959年6月萍乡中学高中毕业,196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
一个偶然的机遇,何建云认识了同乡刘炳芝,之后两人相知、相爱。在他们结婚不久后,刘炳芝又进入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会计师,负责飞机制造成本核算工作。
筑梦蓝天航空情 熔身铸剑报国心
何建云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1964年9月分配到国营115厂航空电气研究所任技术员,参与多型国产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各种电气产品设计工作;1984年至2000年期间先后获国家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研究员等专业技术职称并正式受聘上岗。
刘炳芝则是飞机制造会计师,针对飞机制造开展成本核算。
“当时直升机研发技术受制于人,这样的滋味不好受。”从那时起,何建云就认定,航空报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力更生。设计中国人自己的直升机,这个目标就像一团火焰照亮了他整个人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建云多次获航空工业一等功奖一项,二等功奖两项。2000年6月,被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科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
何建云夫妇投身航空事业数十年来,秉承航空报国的志向,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
何建云本来于2000年退休,但为发挥余热,又被单位返聘,继续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祖国至上的拼搏精神、极限的攀登精神,将“航空报国”演变成“岗位报国”,一直到2005年。
勤俭节约成习惯 捐资助学写大爱
何建云、刘炳芝夫妇俩都是通过努力读书跳出“农门”的知识分子,其儿子何沪春于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帮助家乡孩子。
走进何建云夫妇的家,看不到一样高档的家具,也没有任何名贵的陈设。一套20世纪80年代的老沙发,至今还在用。
让他们长大后有能力回报社会,将爱心善举传递下去。
在家,他身上穿的衣裤、鞋子,只要不破就一直穿,伙食也是粗茶淡饭。外出,也是省吃俭用。
桥头村有村民730户2884人,在读学生有400人左右。
村里有着一栋几百年历史的老祠堂,在何建云一家人的爱心捐助下,摇身变为村里的“曲江书院”,还办起了“四点半课堂”,丰富了小朋友们课外生活。这正是何建云夫妇的儿子何沪春出资20万元将其打造一新。
何沪春本来还打算为桥头村设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可惜他因病英年早逝,未能实现这个梦想。临终前他叮嘱父母,在家乡成立教育基金会,加大对家乡孩子的爱心资助,这也与何建云、刘炳芝夫妇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何建云、刘炳芝每月退休金加起来仅有一万元左右,还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但这次,他们拿出了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的6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让孩子们长大后有能力回报社会,将爱心善举传递下去。
为了管好这笔资金,桥头村专门注册了一个教育促进会,并邀请两位老人为其揭牌。活动现场,孩子们为他们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感谢他们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两位老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用感恩的心去服务社会和家乡。”桥头村村民何义芳被两位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何建云说:“我们在外工作了几十年,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有人才才能搞科学技术。虽然捐的资金不多,但是我们想尽一点绵薄之力来支持教育。”
“我们一定不辜负何爷爷、刘奶奶的期望,加倍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家乡多作贡献。”孩子们感激地说,将来要像爷爷奶奶帮助他们一样帮助别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此情此义,大爱无疆。”桥头村村民何义夫特意以《乡愁》为题,将何建云夫妇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的6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拍摄制作成了一个短视频,在多个平台发布,同时,还在朋友圈发表了一段感言:“何建云、刘炳芝二老于国建功立业,于家大爱无私,如此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这是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和纵情歌颂的教科书式的《乡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