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而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就有这样一位90后乡村教师,自愿申请到最艰苦的一人一校乡村教学点工作,他就是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南溪小学张敏老师。
"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也愿意坚守。因为这是老师的天职!"
近日,2014年毕业于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在吉水县八都镇南溪小学的张敏老师受邀回到母校,为井冈山大学承办的"小学语文国培班"学员授课,分享他"一人一校"坚守农村教学点两年,承载起贫瘠乡村绿色希望的动人故事。
90后教师投身村小坚守"一人一校"
2013年下半年,读大四的张敏遵循自己的教师梦想,参加了吉安市乡村教师招聘考试,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但是,2014年2月,当他从吉水县城乘车40多分钟,辗转来到八都镇腹地深处的大井小学时,眼前陈旧的校舍、冷清的校园,狠狠地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学校只有几十个学生,校园也非常萧条,这和我想象中的教书育人环境有天壤之别,想到这,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张敏回忆说。"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当老师不是自己从小就孜孜以求的梦想吗,村小虽然条件艰苦,但在这里孩子们需要我,我也能做我想做的事。值了!"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张敏很快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极力反对自己的母亲。忙碌的教学生活催着时针快跑,时间很快过去了三年。 2017年8月,在八都中心小学暑期工作会上,校长陈拾根提出,希望尽快启用下设的新落成南溪小学教学点。"陈校长,我愿意去,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会坚守!"会上,年轻的张敏斩钉截铁的话语,至今让陈拾根印象深刻,也让八都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尤其是年轻教师们大吃一惊。 " ‘一人一校’意味着一个老师要全面负责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同时还是孩子们的保姆、安全员,工作量和责任之大可想而知。我预想这个教学点很可能因为老师不愿意去而办不了,但是完全没有想到,当初刚到村小还哭鼻子的张敏会主动请缨。"陈拾根说。张敏的这一决定,换来的是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对。"你怎么这么傻?大井小学条件已经够艰苦了,你还要往更艰苦的南溪小学跑。""你有没有想过?你今年都27岁了,你到条件这么艰苦的学校去,找对象怎么办?"......
张敏的妈妈当时更是十分生气,张敏只能安慰母亲:"妈妈放心,我去南溪小学虽然会更苦更累,但是我一定会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抽出更多时间来陪您。"张敏简单地收拾行囊,带着对妈妈深深的愧疚,来到南溪小学,开启"一人一校"模式。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生源问题。"原本设想应该有十来个一年级的学生,直接变成一个学生,真的有点失落。"张敏安慰自己,学生虽然少,但是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生源问题。为了让当地村民知晓南溪小学开办的消息,张敏写好招生信息,张贴到辖区各个自然村,没想到招生公告犹如石沉大海。一个星期后,终于有1个学生前来报读一年级,此后又陆续有8个孩子来报读学前班。第二年,也就是2018年秋季,南溪小学的生源不足问题依旧严峻。“共接收了2个一年级学生和4个学前班学生。”但张敏没有气馁,“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得认真去对待”。除了生源,上课也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一切看似难解的问题,在张敏的不懈努力下一一迎刃而解。教学上,因为只开设一年级和学前班,所以采用了混龄的复式教学;课程开设上,在亲自讲授语文、数学课以外,张敏大胆使用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安全管理上,他将办公桌搬进了教室,随时守候在孩子们身边......
不唯分数,让学生爱上学习
"一人一校"让张敏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同时也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怎样才能将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培养好。细心的张敏发现,孩子们虽然都很热爱学习,但是除了教材之外,他们没有任何课外读物,因此他暗下决心,要从培养大家的阅读兴趣开始抓起。"不能唯分数,要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在张敏的努力下,南溪小学加入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创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并顺利获得了"故事田"公益项目定期赞助的儿童绘本和经典图书。此后,在村小同仁的推荐下,张敏又大胆使用了"互加美丽乡村课程"的长洲音乐、夏加尔美术、彩虹花晨读等线上精品课。
此外,他还通过"故事田"公益项目捐赠的绘本,给孩子们开设了独特的绘本课程——诗配画阅读。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天性进行教学,通过丰富的网络课程来弥补师资的不足,关心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我深切地体会到我的学生们相比入校时,都更加自信阳光了。"张敏的课堂不可谓不成功,他说,"我是教师,我只希望与我相遇的学生,能够因我而阳光快乐"。一年级的郭林桂入校前很是自卑、内向和胆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和交流。张敏老师还记得第一次把郭林桂叫上讲台时,郭林桂紧张得浑身发抖。不到一年的时间,郭林桂像变了一个人,上课积极发言,下课像小鸟一样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自信、开朗、阳光的郭林桂也让家人高兴极了。
"只要需要,我会一直坚守"
在南溪小学,张敏的生活过得十分简单,却又无比的快乐和充实。山花开了,学生们跟他带来最香的一束;山果熟了,学生们给他带来最甜的一捧。为了不落下教学进程,一些小病,张敏总是带病坚持上课,但是聪明的孩子们总能瞧出端倪,总有年纪稍大点的孩子奶声奶气的在课堂上吆喝着,"大家别吵了,你们没看见老师生病了吗?你们就不能让老师省点心吗?"孩们有情,张敏更加有爱。 2019年6月上旬的一天,因为连降暴雨,按照县里的统一要求,南溪小学停课了。这天下午,心急如焚的张敏冒着倾盆大雨,不顾家人的极力劝阻驱车一个半小时从家里赶到了学校,当看到南溪小学并没有遭受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他长舒了一口气。"一所村小是一个乡村文化的根基,村小没了,乡村文化的根基也就断了。只要有孩子来上学,我就会守护好南溪小。"张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张敏在这里两年多,我们南溪村没有哪个村民把他当做外人,他就是我们南溪村的一份子。"南溪村主任曾海苟如是评价张敏。"以往村小老师奇缺,要不就是人安排不下去,要不就是人安排下去了留不下来,但自从张敏老师主动要求独自一人到南溪小学后,起到了很强的精神引领和示范作用,现在很多新来的老师也愿意安心在教学点教学了。"陈拾根校长说。一直以来,张敏都有着一个考研深造的梦想,来到南溪小学后,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渴望实现离开大山深处,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增长见识的梦想,张敏硬生生的把自己的这一念头暂时打消掉了。 "孩子们越来越信任我,我也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了,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我自己的梦想不值一提。"张敏老师坚定的说。
在很多人眼中,乡村老师是清贫的代名词。张敏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们是一群富足而幸福的人,在南溪小学,我为乡村的孩子们点燃了希望,撑起了他们的梦想,只要家长需要,我愿意一直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