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江西好人网  >  好人365

企业老总26年潜心研制 诚信做“良心茶”

2016-03-23 15:19  编辑:余泽伟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刘祥国是个老知青,他下过乡、养过猪、当过炊事员、做过煤炭工……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挣钱不容易。临危受命接过茶厂时,他便决心要做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他坚定“诚信为本、仁义经商、先做人、后做生意”的经营理念,带动当地茶农增收的同时,让信阳毛尖茶远销海内外。用山西乔家大院的一幅对联来描述茶人刘祥国颇为贴切:“经商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真实”。2015年11月,河南信阳刘祥国荣登“中国好人榜”。

  “淮南茶,光州上”,光州贡茶,是一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贡茶品牌。今天,因诚信而在茶业界立名的潢川茶人——刘祥国,继续书写着光州名茶的故事。在刘祥国的茶人生涯中,有着以下的“第一”:第一个把“信阳毛尖”引进京、津、沪、鲁、冀等20多家“老字号”,第一个将信阳毛尖打入巴黎、纽约等欧美市场,第一个研制加工茉莉信阳毛尖茶。这些个闪光的第一,铭记着刘祥国为提升信阳毛尖市场知名度与占有率的不凡贡献。

  1.做优质茶 “片片都是辛苦的良心”

  刘祥国是个老知青,他曾下过乡,种过地,理过发,养过猪,学过医,当过炊事员,做过煤炭工人……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挣钱不容易,他也因此下定决心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1981年,35岁的刘祥国,从平顶山调到凌集茶场工作,先后担任机电维修工、机付制茶队队长,从此他便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在茶场茶叶大量滞销的情况下,刘祥国临危受命,开始从事茶叶销售工作。为解决茶场面临的困境,他背着茶叶单身匹马进京闯市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很快打开了京、津、冀、鲁地区的市场。1994年,为满足市场需求,他创建了潢川县光州名茶精制加工厂。

  26年来,刘祥国始终坚持以“做良心茶,做放心茶”为目标,坚持品质第一,精益求精,为每位喜爱喝茶的消费者做出好茶。

  为了做好茶,无论从原材料的采购还是加工,刘祥国都是亲自把关。“有一次,茶农送来的茶叶出现了质量问题,我马不停蹄连夜赶到潢川、光山、新县三个茶厂,一路上还通过电话对商城茶厂进行技术指导,等回到家里已经是夜里两点多。”

刘祥国为茶农讲授种茶技术。图片来源:信阳文明网

  “高、中、低档茶都做好,才能有大发展、大效益,这样茶叶口感不变,价格却低不少。走平民路线,公司收入少点,可是乐了顾客富了茶农。以往4、5月份是茶叶生产的黄金时期,谷雨过后很多茶山的采茶基本就接近尾声了,而我们合作社的茶场还要再忙活一个月,增加茶农收入的同时,也让老百姓能喝到物美价廉的茶”刘祥国乐呵呵地谈着他的生意经,说道:“茶叶价格要让百姓接受,还应该通过不断改进传统工艺来降低成本费用。”茶叶自动化程度低、清洁度差等原始制茶的弱点,严重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刘祥国刻苦研究、不断学习,终于研发了一套省工省力降低成本的制茶工艺,开创了信阳毛尖茶机械化的先河。

  虽说茶叶走的是“平民化”路线,但质量却是“国际化”。光州系列茶叶经历过风雨,却从未倒下,就算国际上屡屡出台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欧美苛刻的“绿色壁垒”也从来没有把它拦在门外。凡是他的企业加工的茶叶,就算是60元一盒的茶,也要经过11道工序,每道生产工序都对应严格的监测设备和手段,有对应的质量等级要求,保证做到每一批加工出来的茶叶在条形、口感、汤色、香味等方面始终保持不变。

  2.做大众茶 “让老百姓喝得起喝得美”

  多年来,许多信阳毛尖茶商将茶拼命往“高”里做,但刘祥国坚持“薄利多销,持久经营”的平民路线,生产一批价格低、品质好,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让更多的人喝得起、买得起的好茶。对于如何识别信阳毛尖的优劣,刘祥国不仅将茶知识制作成宣传折页,免费发放给广大消费者,还开展免费培训班,向茶农和消费者普及茶知识。他自己不仅是“行家”,更重要的是引导广大消费者成为茶叶品鉴的“行家”。

刘祥国在茶园指导茶农采茶。图片来源:信阳文明网

  “刘祥国从不跟风市场,始终将自己的茶定位在大众消费市场,从来不因为茶业市场不景气赚钱少而改变制茶观念,让信阳毛尖传统制茶工艺得到好的传承,引领了信阳毛尖茶的回归,把毛尖茶又拉回了大众巿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说,“刘祥国诚信做人,妙手做茶。做人讲义气,不忘老朋友。做茶质量好,物美又价廉。一身茶人精神,勇于奉献,不愧为是60年茶叶功勋。”

  3.做诚信茶 “宁可拉棍要饭,绝不坑蒙拐骗!”

  刘祥国做茶有个简单朴实的信念:诚信为本、仁义经商,先做人、后做生意。几十年来,他不仅为茶商提供足斤足两的茶叶,还在每箱多放半斤茶叶以弥补茶叶在运输过程中易碎的损失,为此他每年损失10多万元。刘祥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到一斤茶叶卖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我觉得是骗人的,不诚信,而且那样做对整个茶叶市场发展不利。”

外商慕名到茶厂观摩学习。图片来源:信阳文明网

  2002年,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家老字号茶叶经销商第一次与刘祥国合作,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刘祥国按照对方的需求及时把茶叶发了过去,年底时,济南客商还有四件茶叶没有销完,刘祥国在结算时主动提出把这四件茶叶退回,清明前后,换上新茶。对方想说却不好意思开口,可没想到刘祥国却这样主动而爽快。后来,这家老字号茶商与刘祥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时至今日,刘祥国的“光州”信阳毛尖仍是他的主要货源。

  “宁可拉棍要饭,绝不坑蒙拐骗!”这是刘祥国的口头禅,他认为,虽然时代在变,但顾客至上的传统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有“回头客”,才能出效益。商海难免浮沉起落,但刘祥国的光州茶是越来越好。去年茶叶市场不景气,别家都出现了茶价降低、利润减损的情况,刘祥国的茶反倒是销售额有增无减,平稳增长。

  多年来,刘祥国一心扑在茶事业上,一直很辛苦很累,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谈及此,这个钢铁般的男人一度哽咽,“2000年我75岁的老母亲患上了中风,卧床不起,到2001年去世,作为儿子的我很少伺候在她身旁。后来,一直跟我创业多年的三弟也患上重症去世,我也很少有时间照顾他。”他说:“但我的家人却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都知道只有我没日没夜的付出,才能做出好茶,才能对得起花钱买茶的人,我觉得所有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江西好人网版权声明
  1.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好人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好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好人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好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5. 5、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7779

失明老兵义务讲解英雄...

一个人,一座馆,一份忠。他曾是一名特种兵,一次意外事故使他的双眼视力几近为零,他毅然放弃部队疗养回到了家乡。他46年如一日,独自守护着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纪念馆[详细]

谢招连:一位花甲老人的红色守望

16岁那年,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她走进了供养伤残军人和烈士后代的敬老院,成为了几十位老人的贴身保姆。37年过去,青丝已...[详细]

章淑荣:婆婆妈妈的贴心袄

十几年来,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毫无怨言精心照料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90多岁的老人,虽然忙碌艰辛,但她的脸...[详细]

任春华:临危不惧 夺刀救人

吉安市吉安县敦厚镇君山大道某小区居民,徒手从罪犯手中夺下“屠刀”,救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被吉安县人民誉为“最美夺刀客”。 [详细]